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个
》SMM LME LONDON EVENT隆重举办 看大咖们如何看金属后市 在LME WEEK期间举办的“SMM LME LONDON EVENT”上,PRC Macro公司地缘政治分析主管YvonneMA通过对纯电动汽车(BEV)透视当下中国、欧洲、北美等的可再生能源监管变化进行了分享。 纯电动汽车产业政策演变-美国、欧盟、中国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时刻 中国自2016年以来一直遥遥领先(>50%)。 欧盟做出了一贯的承诺,但经济停滞一直是个障碍 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上升,但国内基础设施仍是障碍 纯电动汽车渗透率(2023年年初) US:16 EU:20 China:33 可再生能源监管竞争的现状 监管回顾:纯电动汽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气候变化承诺 政府对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 促进经济效率的自由放任全球化 自由的全球贸易与宽松的跨境监管 中国:早起步,打持久战 驱动因素:减少对石油/天然气进口的依赖 目标:打造跨越式产业和纯电动汽车生态系统 禀赋:经济规模大,制造业基础强 行业政策的一致性:不断试验和调整,提升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降低纯电动汽车成本 补贴(2009年至今) 双轨制向市场驱动机制过渡 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中国:国内采用并启动出口势头 欧盟:高标准、不一致的激励措施 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惩罚措施——WLTP——鼓励原始设备制造商生产低排放或无排放汽车的超级信贷系统。 2011-2018年:快速发展,采用率不断上升。 1)富裕成员国的慷慨补贴将于2022年初结束 2)充电站的公共资金 3)纯电动汽车的低电价 2020年绿色协议蓝图,工业部分薄弱。 美国:政治影响气候变化的曲折之路 华盛顿的承诺: 1988年的今天,乔治·h·w·布什参加竞选活动:“那些认为我们对‘温室效应’无能为力的人忘记了‘白宫效应’。” 1992年:老布什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条约 1997年:克林顿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没有得到参议院的批准 2001年:小布什反对京都议定书 2015年:奥巴马对《巴黎协定》做出承诺 2020年: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 2021年:拜登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联邦政府的支持:效果不佳,随油价波动。 亮点:加州零排放(ZEV)标准和对纯电动汽车的一贯追求。 新的但分散的监管框架带来的趋势 美国和欧盟的清算时间 全球绿色监管制度的到来 •地缘政治气候变化:加剧美中紧张局势。 •担心供应链中断。 •疫情的经历。 •俄乌克兰冲突使能源依赖更加明显。 •中国在电池供应链中近乎垄断的地位。 •双重目标:实现绿色目标和在岸制造。 中国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美国在行动:《通货膨胀削减法》(IRA) 财政激励和美国制造的设计 货币激励--慷慨而简化,十年时间框架。 1)电动汽车消费者:清洁汽车税收抵免最高可达7500美元 2)制造商:税收减免包括30%的投资和30%的生产成本 3)先行者优势:每生产一个电池就可获得抵免,先到先得 清洁汽车税收抵免的当地含量条款:1)在北美组装;2)电池组件;3)关键矿物;4)外国相关实体。 IRA颁布一年后 将欧洲和亚洲(不包括中国)的投资抽空。 200多个电动汽车/电池项目宣布的投资总额达1,390亿美元(截至2023年8月) 欧盟:受美国挤压 寻求"战略自治“: 承诺与爱尔兰共和国或任何其他国家提供的任何绿色产业补贴相匹配;"我们需要一项《购买欧洲法案》"。 2023年2月:欧盟绿色产业 "绿色交易 "产业计划提案 净零工业法案(NZIA ) :放宽国家电动汽车援助规则 短期:欧盟基金--2450亿美元贷款和200亿美元赠款 长期:欧盟主权基金 简化审批程序 CRM法案:到2030年,国内开采、加工和回收的基准达到欧盟的需求(40%)。欧从欧盟以外的单一来源进口的原材料不得超过不超过65%。 中国: 提升价值链 电动汽车补贴和电动汽车购置税减免将于2022年到期。 •2023年6月,宣布将继续实施购置税减免政策,每辆车免征最高4100美元的购置税,并在未来4年实施减税政策,总额为723亿美元。 •2023年7月,半导体生产中使用的镓和锗产品的出口管制-提高绿色产业的CRM主题的热度。 •微调“双信用”机制,鼓励技术升级。 未来监管的方向 可能出台更多保护主义法规 美国和欧盟集团对国内纯电动汽车产业的持续高额补贴。 •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中国将增加补贴。 •确保矿产供应的竞争加剧,美国集团和中国集团的并购交易增加。 •对资源丰富国家的矿产资源实施禁令或出口管制,使供应多样化更加困难。 •财政部即将对IRA中的FEOC进行解释。 •美国的非贸易壁垒工具,例如:UFLPA、实体清单,除了半导体外,还将用于对付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 意想不到的后果 按贸易和非贸易壁垒划分的市场。 •对相关资源的需求激增——短期内繁荣。 •冗余产能不断增加——长期萧条。 •“重复建设导致成本高,开发缓慢。 •中国通过转向南半球来刺激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产业。 •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愿景紧密结合 •第一批受益者来自东盟:泰国、印度尼西亚、马里西亚、越南 结语 通过介绍纯电动汽车行业的历史和当前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监管竞争,我们看到了纯电动汽车产业向国内保护主义监管格局的根本转变。 •这样的框架将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繁荣和产能过剩,从而提高成本并导致消费者的福利损失。 •中国的“南下”——如果成功的话——可以将绿色转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上述情况将在短期内增加对纯电动汽车相关商品的需求。 2023SMM(第十二届)金属产业年会 上海有色网(SMM)年会是金属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会议汇聚宏观经济学家、行业及投资界重磅嘉宾、 共同回顾总结2023年全球经济及金属市场状况,并对2024年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 。会议还精心安排了 2024年度有色金属上下游长单谈判集中交流及供需合作洽谈平台 ,产业链上下游同仁将齐聚现场分享一年的经验和收获,为来年的生产经营、操作大计做好铺垫! 这不止是一场会议,更是一场把脉前沿信息、拓展人脉市场、学习领先技术、碰撞思维火花的绝佳机会! 目前年会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扫码查看参会嘉宾名片 (点击页面下方“我要报名”即可参会,稍后会务人员将联系您,详细介绍会议事项~)
》SMM LME LONDON EVENT隆重举办 看大咖们如何看金属后市 在LMEWEEK期间举办的“SMM LMELONDONEVENT”上,SMM伦敦办事处董事总经理王彦臣对中国基本金属市场的动态进行了分析。 中国经济:曙光乍现 经济复苏压力依然存在,但中国经济隧道的曙光已经显现。 海外经济疲软,中国出口依然面临压力,但是国内消费、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在持续增长,预计四季度CPI将温和回升、出现缓解。 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继续推动家庭储蓄,但高储蓄可支持未来支出。 中国家庭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大于M1的增长率。 尽管出台了新的支持政策,但房地产市场自身的发展现状仍然面临着考验,这可能成为一种长期局面。 中国待售房屋面积创历史新高,创纪录的低建筑面积将影响未来的需求。 汽车产量在前八个月增长了7.4%,尤其是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的需求支持了对有色金属的需求。 2023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产量为1820万辆,同比增长7.4%。 2023年中国将出口450万辆汽车,其中150万辆为电动汽车。 发电和电网投资支持基本金属需求,尤其是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太阳能和风能分别占发电总投资的41%和25%,随着更多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建设,需要新的输电线路。 得益于高温天气,2023年空调和冰箱产量将大幅增长。 铜、铝、锌、镍市场综述 由于需求疲软,基本金属价格在上半年令人失望,6月后需求有所改善。 由于汇率波动,套利窗口需要更大的沪伦比值。 在中国,铝价和铜价的表现优于镍价和锌价。 原材料和电力供应宽松使生产商能够提高产量,因为生产商仍然有盈利空间。 2023年前8个月,中国电解铜、原铝、精炼锌和精炼镍产量分别增长了12%、3%、10%和35%。 由于套利、地缘政治、供应等不同原因,基本金属的进口增长率各不相同。 2023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了更多的原铝和精炼锌,但电解铜进口量下降了8.8%。 中国所有主要基本金属库存仍处于低位,这是支撑价格的主要因素。 2023年,阴极铜、原铝、精炼锌和精炼镍的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铜消费增长的动力来自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这些行业需要进口更多铜精矿、废铜等铜原材料。 2023年前8个月废铜进口量同比增长7.3%,中国需要进口更多铜精矿以满足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需求。 低碳排放原铝产量未来有望提高,预计2023年中国将向欧盟27国出口约30万吨铝半成品,未来可能受到CBAM(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影响 。 中国未来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更多锌精矿以满足需求 2023年前8个月中国锌精矿进口量增长25%,前8个月中国镀锌板出口增长16%。 镍生产商容易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这使得镍产品的定价更加复杂 预计2023年和2024年中国将有更多精炼镍产能投入运营,镍价格相对于硫酸镍的溢价是镍产量高的主要驱动因素。 总结 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楼市的政策,但政策传导到楼市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短期或将拖累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我们相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对经济造成严重损害,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需要更多的新动力,而不是房地产行业。 当中国房地产行业失去动力时,绿色发展脱颖而出。未来基本金属需求的增长依赖于可再生能源行业如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的发展,这将抵消房地产市场疲软造成的需求损失。 中国企业将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这不仅可以获得其产品的市场份额,还可以确保其原材料供应。中国需要进口更多的铜精矿、镍矿及中间产品、锌精矿和铝土矿用于基本金属工业。中国企业的更多投资也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 2023SMM(第十二届)金属产业年会 上海有色网(SMM)年会是金属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会议汇聚宏观经济学家、行业及投资界重磅嘉宾、 共同回顾总结2023年全球经济及金属市场状况,并对2024年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 。会议还精心安排了 2024年度有色金属上下游长单谈判集中交流及供需合作洽谈平台 ,产业链上下游同仁将齐聚现场分享一年的经验和收获,为来年的生产经营、操作大计做好铺垫! 这不止是一场会议,更是一场把脉前沿信息、拓展人脉市场、学习领先技术、碰撞思维火花的绝佳机会! 目前年会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扫码查看参会嘉宾名片 (点击页面下方“我要报名”即可参会,稍后会务人员将联系您,详细介绍会议事项~)
》SMM LME LONDON EVENT隆重举办 看大咖们如何看金属后市 在LMEWEEK期间举办的“SMMLMELONDONEVENT”上,PRC Macro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研究主管SongGao就“新兴市场新秩序:地缘政治、人民币影响、供应链脱钩和经济结构调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表示,中国境外投资是商品超级周期的关键,中国的境外投资才刚刚开始!赶超大型经济体对金属需求有利。 中国累计境外直接投资(ODI)占名义GDP的比例不到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的一半。我们预计到2045年,中国的ODI将达到18万亿美元,从目前的约1,800亿美元增至2045年的1.3万亿美元。 减轻去杠杆和制造业补库的痛苦 减少去杠杆化的痛苦意味着: 1)常规的债务转换、降息和债务减免;2)非常规的资产购买、银行资本重组和财政资本注入。 我们预计,由房屋竣工、能源转型和ODI推动的制造业补库将在第四季度开始。 从历史上看,制造业补充库存的周期性转变与A股价格、人民币以及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的反弹是一致的。 能源与制造业升级(去地产化) 能源转型:能源是新的财产 中国的出口构成反映了向高附加值、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转变。 能源转型支持了电网和发电等基础设施的强劲增长。 对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竣工的政策支持支撑了耐用品需求。其预计铜将有10%-15%的上涨空间。 地缘政治去风险与"南下" 由国有银行提供资金的中国官方直接投资大幅反弹,部分抵消了因全球制造业低迷,外需收缩等导致出口下降和外国直接投资降低风险带来的冲击。 中国的ODI主要集中在东盟和金砖国家,而非发达市场。 全球城市化、工业化的好处 推动中国ODI的国内外因素通过受援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来支持金属需求。例如,中国ODI为中国钢铁需求的增长提供资金。 国内能源转型和ODI的需求抵消了国内房地产不及预期的表现。 我们预计中国将加大ODI力度,重点关注制造业、基础设施和采矿业。中国ODI将加速全球南部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人民币的新角色与世界新秩序 人民币利率降低、政策去美元化为中国的ODI提供了支持。日本的经验表明,如果一种货币能够为套利交易提供资金,那么持续的ODI流量就会随之而来。以前,中国的ODI以美元为基础,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当前,人民币在"双循环"中扮演着新角色。 世界新秩序:能源-国防-基础设施轴心 南部铁路和基础设施连接 泛亚铁路网连接东盟。 人民币融资基础设施和过剩制造能力的接受者。 产能迁移为中国进入DM市场提供了新的途径。 地方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了资源需求,提高了购买力。 中国的制造能力降低了当地能源转型的成本。 多边和双边条约、贸易区。 北部能源运输网 以人民币为基础设施和物美价廉、稳定的俄罗斯能源供应提供融资。 人民币为高价值资产制造项目融资。 物美价廉能源补贴了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和能源转型,提高了出口附加值和竞争力。 更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促进生产力的增长。 这受到多边贸易和投资条约的保护。 中国推动另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中国ODI、人民币和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中国的大宗商品需求不是内需+境外直接投资的函数。 中国将通过受援国(东盟和“一带一路”)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金属需求。这意味着,到2040年,钢铁需求将达到2亿吨,铜需求将达到1200万吨,铝需求将达到3800万吨,未来17年的需求将分别增长11%、46%和55%。 总结 我们预计,由于房屋完工、能源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出口,中国制造业将在第四季度补充库存。这将为金属需求提供支撑,并足以抵消房地产放缓带来的拖累。 能源转型——特别是电气化——意味着中国制造商和家庭的电力需求增加。国内煤矿的快速老化和水电的意外短缺可能会引发动力煤的供应短缺。 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企业消除国内需求放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风险,中国对全球南方的境外投资将加速。中国对能源和供应链安全的追求,以及廉价人民币融资的可用性,也为这一境外倡议提供了便利。 我们预计在10年内,中国未偿还的境外直接投资将上升至名义GDP的40%左右。到2045年,中国每年的净境外直接投资规模将增长7倍,中国的外国资产将扩大到17万亿美元(或与今天的中国经济规模相同)。 随着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未来17年,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使钢铁需求增加11%,铜需求增加46%,铝需求增加55%。随着人民币最终成为全球套利交易的融资货币,人民币将在境外直接投资融资中发挥关键作用。 莫斯科-北京-雅加达的垂直供应链整合,通过能源流动、人民币和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将扩大南南合作,通过新的能源-国防-基础设施轴触发世界秩序的再平衡。 2023SMM(第十二届)金属产业年会 上海有色网(SMM)年会是金属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会议汇聚宏观经济学家、行业及投资界重磅嘉宾、 共同回顾总结2023年全球经济及金属市场状况,并对2024年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 。会议还精心安排了 2024年度有色金属上下游长单谈判集中交流及供需合作洽谈平台 ,产业链上下游同仁将齐聚现场分享一年的经验和收获,为来年的生产经营、操作大计做好铺垫! 这不止是一场会议,更是一场把脉前沿信息、拓展人脉市场、学习领先技术、碰撞思维火花的绝佳机会! 目前年会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扫码查看参会嘉宾名片 (点击页面下方“我要报名”即可参会,稍后会务人员将联系您,详细介绍会议事项~) 推荐阅读: 》全球纯电动汽车产业监管格局如何转变?【LME WEEK】
在LMEWEEK期间举办的“SMM LMELONDONEVENT”上,SMM新能源高级分析师周致丞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下的碳酸锂市场展开分析。 市场概况和供需分析 下图是SMM整理的2017-2023年锂盐价格及价格变动原因。分阶段来看: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2021年7月- 2022年3月:因上游资源与终端需求增长不匹配导致供应短缺,推动锂价大涨;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长三角疫情抑制终端消费,需求下降,碳酸锂价格从高位回落;2022年7月- 2022年10月期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取消,下游需求有所改善,但因疫情和限电限制了生产,供不应求的背景下,锂价仍在快速上涨;2022年11月-2023年3月在宁德锂矿返利和燃油车降价促销背景,加之终端需求回撤等因素的拖累下,碳酸锂价格维持下行趋势;2023年4月底- 2023年6月初:4月末起碳酸锂价格非理性上涨带来需求端的提前消费,“虚假繁荣”下行业整体开工率提高,补库需求增加致使碳酸锂价格进一步拉涨。然而,汽车制造商的降价打压了电池制造商的利润,减缓了碳酸锂价格的上涨。 2023年6月底- 2023年8月初期间:因季末财报临近,锂盐厂面临降价的压力。进入7月,随着随着财务报告压力的缓解,锂盐生产商试图挺价销售;但是因中游电池制造商面临成本控制压力,锂盐生产商在谈判中发现自己处于不利地位,上下游博弈明显。碳酸锂价格在经历了几日的横盘走势之后,再度因市场情绪偏弱和低于预期的需求拖累,价格再度进入下行通道。 2022年8月- 2023年9月中国碳酸锂供需平衡 据SMM统计的2022年8月到2023年9月碳酸锂供需平衡来看,进入2023年,因下游需求表现较为疲软,在供应逐步恢复的背景下,上游企业碳酸锂库存维持高位。自5月以来,上游企业开始进入明显去库阶段,而待到9月份,在碳酸锂价格跌破不少外采矿石冶炼企业的实际当期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上游部分锂盐厂又在主动和被动原因下选择减产,进一步调节碳酸锂库存。 不同材料来源的供给和成本曲线 2023-2024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预测 锂矿资源分析: 海外锂辉石: 第二季度,由于矿石品位的提高,澳大利亚Greenbushes矿的产量增加了11%,达到39.6万吨。NAL项目的进展符合预期,第二季度产量为29,600吨;Goulamina项目仍计划在2024年第二季度生产第一批精矿产品;国内供应的增加来自四川能源投资锂技术有限公司的李家沟项目,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产。此外,新疆大红六滩矿的预期产量释放预计将在今年和明年发生。 海外盐湖: 最近海外产能扩张出现了几次延迟。例如,Lake Resources的Kachi项目经历了第一阶段生产时间表的推迟,从2024年推迟到2027年。而Argosy的Rincon项目虽然在今年早些时候开始生产,但到目前为止只生产了20吨碳酸锂当量(LCE)。总体来看,部分海外卤水矿床的表现不及预期,预计供应量增量释放将低于此前预测。 注意: 由于前期回收经济效益较高,海外锂资源产能扩张迅速。此外,随着磷酸铁锂产量的增加,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也有了显著的增加。因此,SMM预计,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回收能力将集中释放。2023年全年的回收供应预期正在向上修正。 2025年全球锂辉石供应分布预估 SMM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辉石供应量将达到71.3万吨LCE左右,澳大利亚将主导市场格局,或将提供超50%的锂资源供应;且随着非洲和欧洲产能的发展,供应地区的集中度将下降。 2025全球锂云母资源分布预估 SMM预计2025年全球锂云母产量将达到21万吨LCE左右的范围。中国仍占主导供应低位,或将提供约20.7万吨LCE左右的产量。至于世界其他地区则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产量不稳定。 2025全球盐湖供应分布预估 SMM预计2025年全球盐湖产量将达到72万吨LCE左右,具有较高的集中分布率,主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中国等地。 2022Q1-2024Q4全球锂资源供需预测 全球锂资源供应分析 由于全球部分锂资源项目的延迟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锂产能的快速扩张, SMM预计2025年和2026年资源端供过于求的局面将逐渐减弱,2026年全年将达到紧平衡,届时将对锂盐的成本和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 其中回收将成为未来几年的主要增长点。在锂矿项目未能达到预期的情况下,锂回收带来的锂资源增量将有助于填补供应缺口。 2023年第三季度碳酸锂成本曲线细则 当前成本: 从外部采购锂辉石和锂云母的冶炼厂的提取成本仍然相对较高,而综合资源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成本波动最小。盐湖仍然是生产碳酸锂成本最低的原材料。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第三季度锂辉石价格较第二季度继续下跌,但海外矿山的强大影响和部分项目的延期推动了矿石价格的上涨,为碳酸锂价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长期成本: SMM预计第三季度碳酸锂生产商仍将有一定的利润率。随着新锂资源项目的矿石供应增加,矿业公司的盈利能力将面临巨大压力。而锂矿石的增加,又会让从外部采购的锂辉石精矿和锂云母精矿生产碳酸锂的成本大幅下降。随着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其对碳酸锂价格的支撑也会减弱。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锂资源成本曲线 锂资源成本曲线预测 盐湖企业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中短期内不会受到劳动力或技术的影响。而由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设备的改进,澳大利亚矿山的成本也将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非洲矿山的成本受到包括影响采矿设备使用的道路条件、高昂的隐性成本和出口港口的额外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矿山开采成本远高于其他主流地区。 在当前锂价格的影响下,由于隐藏成本过高,一些非洲矿山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减产或停产。还有传言称,一些矿山正在寻求转让所有权。如果碳酸锂需求今年下半年内持续低于预期,非洲的供应可能会继续减少,或将缓解整体资源供应过剩的问题。 全球视角下的未来需求 不同类型的电池影响了相关材料的需求 当前市场上主要有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大类主流电池品种,三元电池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低温性能;而磷酸铁锂电池则拥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而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的价格对比来看,从2021年开始的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电池芯成本持续上升,电池的成本上涨了100%以上。以NMC523三元方形电池为例,成本已从2021年的不到0.6元/千瓦时增加到1.1元/千瓦时以上。这导致汽车制造商更愿意选择成本更低的电池。 得益于碳排放和碳中和的双碳政策,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飞速发展 通过对2019-2026年中国及非中国地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的预测可以发现,SMM预计,在政策支持、对电池和汽车的资本支出增加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逐渐提高的背景下,2023年到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复合增长率或将达到24%上下。 2023年全球锂电池储能市场增长放缓 中国市场: 据SMM了解,2023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储能装机容量突破21GW,同比增长200%以上。在强制策略的驱动下,预计下半年储能市场装机容量将继续上升。 北美市场: 受项目周期延长、部分储能组件延期、政府联合加息等因素影响,美国储能领域部分项目被迫推迟至明年或取消。欧洲市场今年的储能总体增长率已经放缓。 欧洲市场: 2023年,欧洲电价回落,导致家庭储能需求下降。同时,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储能投资意愿下降。随着增长放缓,市场进入了去库存期。 其他市场: 以火电为主的南非市场,煤电设备陈旧,电力供应逐年减少。在阳光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储能需求迅速增长。在澳大利亚,工业和商业的相关补贴已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工商业储能明显增加。可再生能源部署已成为东南亚国家的刚性需求,相关储能政策将尽快落地。 锂离子电池储能市场全球展望 北美的储能市场主要在发电端,欧洲的储能市场在消费者端,预计中国将成为未来发电领域储能增长的主要来源。 总结 锂方面: 矿产资源的进口来源正在逐渐增加,但中国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锂化工产能主要分布在国内,但由于原材料和来源的不同,成本差异很大。上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的直接交易占主导地位,但电池单体和终端的采购参与也在逐步增加。 电池材料: 国内三元锂电池产能逐步扩大,预期新增产能充足。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内,也在迅速扩大。CAM的生产与电芯的订单和生产调度密切相关。 电池: 由于成本较高,2022年三元锂电池在动力电池类型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预计未来成本降低后,三元电池所占比例仍有上升空间。绝大多数储能电池使用的均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终端需求: 由于补贴减少和宏观环境的影响,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预计将降至30%以下。2022年到2026年的新能源汽车年增长率或在25%左右。 2023SMM(第十二届)金属产业年会 上海有色网(SMM)年会是金属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会议汇聚宏观经济学家、行业及投资界重磅嘉宾、 共同回顾总结2023年全球经济及金属市场状况,并对2024年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 。会议还精心安排了 2024年度有色金属上下游长单谈判集中交流及供需合作洽谈平台 ,产业链上下游同仁将齐聚现场分享一年的经验和收获,为来年的生产经营、操作大计做好铺垫! 这不止是一场会议,更是一场把脉前沿信息、拓展人脉市场、学习领先技术、碰撞思维火花的绝佳机会! 目前年会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扫码查看参会嘉宾名片 (点击页面下方“我要报名”即可参会,稍后会务人员将联系您,详细介绍会议事项~)
备受全球金属行业人士关注的LME WEEK再次拉开帷幕,上海有色网(SMM)作为最大金属消费国行业代表之一,每年都会被邀请参与其中。 SMM金属研讨会已成为现场很多嘉宾每年必去打卡之地。10月10日, 2023 SMM LME LONDON EVENT 在ST. Pancras Renaissance Hotel London, Euston Rd., London NW1 2AR隆重举办! 在LME WEEK现场投票环节,超一半嘉宾认为2024年铜价上涨潜力最大,锡价紧随其后。SMM研讨会上的嘉宾们又将带来怎样的观点?且看SMM现场文字直播! 嘉宾致辞 上海有色网 CEO 范昕致辞 》点击查看现场视频报道 PRC Macro, CEO, William Hess致辞 》点击查看现场视频报道 国际锂协会(ILiA) 秘书长兼联合创始人Roland Chavasse致辞 》点击查看现场视频报道 主题演讲:新兴市场新秩序:地缘政治、人民币影响、供应链脱钩和经济结构调整 嘉宾:PRC Macro 联合首席执行官、研究主管 Song Gao 中国境外投资是商品超级周期的关键,中国的境外投资才刚刚开始!赶超大型经济体对金属需求有利。 预计,由房屋竣工、能源转型和ODI推动的制造业补库将在第四季度开始。从历史上看,制造业补充库存的周期性转变与A股价格、人民币以及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的反弹是一致的。 能源与制造业升级(去地产化): 能源转型支持了电网和发电等基础设施的强劲增长。 对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竣工的政策支持支撑了耐用品需求。其预计铜将有 10%-15% 的上涨空间。 地缘政治去风险与"南下" 由国有银行提供资金的中国官方直接投资大幅反弹,部分抵消了因全球制造业低迷,外需收缩等导致出口下降和外国直接投资降低风险带来的冲击。 中国的 ODI 主要集中在东盟和金砖国家,而非发达市场。 预计中国将加大ODI力度,重点关注制造业、基础设施和采矿业。中国ODI将加速全球南部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人民币的新角色与世界新秩序 人民币利率降低、政策去美元化为中国的ODI提供了支持。日本的经验表明,如果一种货币能够为套利交易提供资金,那么持续的ODI流量就会随之而来。 当前,人民币在"双循环"中扮演着新角色。 中国推动另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中国将通过受援国(东盟和“一带一路”)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金属需求。这意味着,到2040年,钢铁需求将达到2亿吨,铜需求将达到1200万吨,铝需求将达到3800万吨,未来17年的需求将分别增长11%、46%和55%。 总结: 我们预计,由于房屋完工、能源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出口,中国制造业将在第四季度补充库存。这将为金属需求提供支撑,并足以抵消房地产放缓带来的拖累。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企业消除国内需求放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风险,中国对全球南方的境外投资将加速。 随着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未来17年,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使钢铁需求增加11%,铜需求增加46%,铝需求增加55%。随着人民币最终成为全球套利交易的融资货币,人民币将在境外直接投资融资中发挥关键作用。 莫斯科-北京-雅加达的垂直供应链整合,通过能源流动、人民币和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将扩大南南合作,通过新的能源-国防-基础设施轴触发世界秩序的再平衡。 》中国境外投资是商品超级周期的关键 人民币将发挥关键作用 主题演讲:重新绘制全球地图--美国金属和矿产政策 嘉宾:Andy Home, Thomson Reuters AndyHome表示,推动更可持续的未来需要各种关键矿产来建设绿色经济的基础设施。 上述矿产都在美国政府的关键矿产清单上。美国100%依赖进口的矿产包括砷、萤石、镓、铟、锰、铌和钽等,这些矿物用于各种应用,如合金和半导体的生产,以及LCD屏幕和电容器等电子元件的制造。中国是13个最大依存地中7个的主要供应国。美国对另外31种关键矿产的进口依赖度超过50%,显示美国对每种矿物的需求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进口满足的。 》路透Andy Home:美国矿产进口依赖度高 或无法重建国内供应链【LME WEEK】 主题演讲:3年疫情后 中国基本金属市场展望 嘉宾:SMM伦敦办事处 董事总经理 王彦臣 经济复苏压力依然存在,但中国经济隧道的曙光已经显现。 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继续推动家庭储蓄,但高储蓄可支持未来支出。 汽车产量在前八个月增长了7.4%,尤其是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的需求支持了对有色金属的需求。 发电和电网投资支持基本金属需求,尤其是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由于需求疲软,基本金属价格在上半年令人失望,6月后需求有所改善。 中国铜消费增长的动力来自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这些行业需要进口更多铜精矿、废铜等铜原材料。 低碳排放原铝产量未来有望提高,预计2023年中国将向欧盟27国出口约30万吨铝半成品,未来可能受到CBAM(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影响 。 中国未来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更多锌精矿以满足需求。 镍生产商容易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这使得镍产品的定价更加复杂。 总结: 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楼市的政策,但政策传导到楼市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短期或将拖累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我们相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对经济造成严重损害,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需要更多的新动力,而不是房地产行业。 当中国房地产行业失去动力时,绿色发展脱颖而出。未来基本金属需求的增长依赖于可再生能源行业如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的发展,这将抵消房地产市场疲软造成的需求损失。 中国企业将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这不仅可以获得其产品的市场份额,还可以确保其原材料供应。中国需要进口更多的铜精矿、镍矿及中间产品、锌精矿和铝土矿用于基本金属工业。中国企业的更多投资也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 》SMM:未来金属需求增长看绿色能源发展 小组讨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趋势和套利机会 讨论话题: • 2024年哪些金属的前景最好? • 地缘政治问题和民族主义抬头带来的潜在贸易机会和风险 • 随着新兴市场的兴起,金属交易流程的转变 • 新能源、新交易、新定价机制和衍生品 嘉宾: 麦格理集团 大宗商品战略主管 Marcus Garvey Stone X 高级金属分析师 Natalie Scott Gray 中铜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许玉龙 Open Mineral 中国业务发展主管 Denny Xu 主持人: PRC Macro, CEO, William Hess 主题演讲:中国房地产对全球金属需求的影响 嘉宾: PRC Macro 金属及大宗商品主管 吴名 按理论来说,随着住房新开工和建设的走弱,钢铁和铁矿石需求也应该崩溃,但是,今年对钢铁的实际需求却超出了市场预期。这值得深度探究。 新动力:能源转型、制造业升级 中国制造商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领先地位,有能力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中国的能源转型不仅促进了基础设施和国内消费,还增强了中国制造商的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国家ODI提振钢铁需求 强劲的出口有助于消化约8%的钢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房地产放缓带来的影响。 对中东的出口大幅增长,是由于政策支持的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ODI)强劲反弹。 中国钢铁市场的结构变化 制造业升级、能源转型以及海外需求导致中国钢铁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扁钢获得更多份额。 铜和铝:近期仍有支撑 房地产竣工或至少在2024年第二季度之前保持正增长。 受能源投资、制造业升级和房地产竣工推动下游需求,制造业补货可能会在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 》中国的能源转型、制造业升级及一带一路计划 正成为中国金属消费的新动力 小组讨论:脱碳驱动金属的机遇 讨论话题: • 碳减排背景下全球电解铝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 低碳金属现货价格体系的建立与形成 • 欧盟碳边境税对全球金属贸易格局的影响 • 中国金属冶炼减碳实践案例 嘉宾: 英美资源集团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负责人 Sarah Macnotton(基本金属) Minviro ,CEO ,Robert Pell 欧洲气候基金会 钢铁项目负责人 Chan Yang 伦敦金属交易所 企业可持续发展主管 Alice Lim 主持人: SMM伦敦办事处 董事总经理 王彦臣 主题演讲:美中地缘政治竞争下可再生能源监管风险 嘉宾:Yvonne Ma, Head of Geopolitical Analysis PRC Macro 纯电动汽车产业政策演变-美国、欧盟、中国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时刻 中国自2016年以来一直遥遥领先(>50%)。 欧盟做出了一贯的承诺,但经济停滞一直是个障碍 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上升,但国内基础设施仍是障碍 纯电动汽车渗透率(2023年年初) US:16 EU:20 China:33 可再生能源监管竞争的现状 监管回顾:纯电动汽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气候变化承诺 政府对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 促进经济效率的自由放任全球化 自由的全球贸易与宽松的跨境监管 中国:早起步,打持久战 驱动因素:减少对石油/天然气进口的依赖 目标:打造跨越式产业和纯电动汽车生态系统 禀赋:经济规模大,制造业基础强 行业政策的一致性:不断试验和调整,提升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降低纯电动汽车成本 》全球纯电动汽车产业监管格局如何转变?【LME WEEK】 主题演讲:全球电池材料供需展望:锂产能增长 新能源汽车和ESS需求放缓 嘉宾:SMM 新能源高级分析师 周致丞 2025年全球锂辉石供应分布预估 SMM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辉石供应量将达到71.3万吨LCE左右,澳大利亚将主导市场格局,或将提供超50%的锂资源供应;且随着非洲和欧洲产能的发展,供应地区的集中度将下降。 2025全球锂云母资源分布预估 SMM预计2025年全球锂云母产量将达到21万吨LCE左右的范围。中国仍占主导供应低位,或将提供约20.7万吨LCE左右的产量。至于世界其他地区则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产量不稳定。 2025全球盐湖供应分布预估 SMM预计2025年全球盐湖产量将达到72万吨LCE左右,具有较高的集中分布率,主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中国等地。 2022Q1-2024Q4全球锂资源供需预测 全球锂资源供应分析 由于全球部分锂资源项目的延迟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锂产能的快速扩张,SMM预计2025年和2026年资源端供过于求的局面将逐渐减弱,2026年全年将达到紧平衡,届时将对锂盐的成本和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 其中回收将成为未来几年的主要增长点。在锂矿项目未能达到预期的情况下,锂回收带来的锂资源增量将有助于填补供应缺口。 总结 锂方面:矿产资源的进口来源正在逐渐增加,但中国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锂化工产能主要分布在国内,但由于原材料和来源的不同,成本差异很大。上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的直接交易占主导地位,但电池单体和终端的采购参与也在逐步增加。 电池材料:国内三元锂电池产能逐步扩大,预期新增产能充足。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内,也在迅速扩大。CAM的生产与电芯的订单和生产调度密切相关。 电池:由于成本较高,2022年三元锂电池在动力电池类型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预计未来成本降低后,三元电池所占比例仍有上升空间。绝大多数储能电池使用的均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终端需求:由于补贴减少和宏观环境的影响,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预计将降至30%以下。2022年到2026年的新能源汽车年增长率或在25%左右。 》SMM:全球电池材料供需展望 2025年全球锂供过于求将减弱 2026年或紧平衡 小组讨论:刺激政策是否会带来全球材料供应链的转变? 讨论话题: • 地缘政局将如何影响供应链的构建? • 建立本地价值链的机遇和挑战 • 价值链参与者应该如何应对潜在的转变? 嘉宾: Anthony Tse, Founder-Vertical Ventures and Senior Advisor, EMR Capital 印度尼西亚镍矿协会秘书长 Meidy Katrin Lengkey Livent 业务发展和市场情报总监 Ashish Patki EIT InnoEnergy高级技术和政策专家 Ilka von Dalwigk 巴西Minas Gerais州投资机构(InvestMinas)首席执行官 Joao Paulo Braga 主持人: 国际锂协会秘书长兼联合创始人 Roland Chavasse LME WEEK现场投票:超一半嘉宾认为2024年铜上涨潜力最大 LME WEEK现场嘉宾针对“ 2024年哪种金属上涨潜力最大? ”进行了投票,结果如下: ► 55.2% 的人认为是铜 ► 21.8% 的人认为是锡 ► 8% 的人认为是镍 ► 6.9% 的人认为是铅/锌 ► 4.6% 的人认为是铝 现场花絮 2023 SMM (第十二届) 金属产业年会 上海有色网(SMM)年会是金属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会议汇聚宏观经济学家、行业及投资界重磅嘉宾、 共同回顾总结2023年全球经济及金属市场状况,并对2024年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 。会议还精心安排了 2024年度有色金属上下游长单谈判集中交流及供需合作洽谈平台 ,产业链上下游同仁将齐聚现场分享一年的经验和收获,为来年的生产经营、操作大计做好铺垫! 这不止是一场会议,更是一场把脉前沿信息、拓展人脉市场、学习领先技术、碰撞思维火花的绝佳机会! 目前年会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扫码查看参会嘉宾名片 (点击页面下方“我要报名”即可参会,稍后会务人员将联系您,详细介绍会议事项~)
》SMM LME LONDON EVENT隆重举办 看大咖们如何看金属后市 在LMEWEEK期间举办的“SMM LMELONDONEVENT”上,PRC Macro 金属及大宗商品主管吴名就中国房地产对全球金属需求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房地产放缓:已知与未知 中国房地产市场放缓减弱了全球金属需求,因为该行业约占全球钢铁需求的20%,约占铝需求的18%,约占铜需求的6%。预计这将导致产能和供应过剩。 钢铁之谜 按理论来说,随着住房新开工和建设的走弱,钢铁和铁矿石需求也应该崩溃,但是,今年对钢铁的实际需求却超出了市场预期。这值得深度探究。 新动力:能源转型、制造业升级 中国制造商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领先地位,有能力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中国的能源转型不仅促进了基础设施和国内消费,还增强了中国制造商的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国家ODI提振钢铁需求 强劲的出口有助于消化约8%的钢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房地产放缓带来的影响。 对中东的出口大幅增长,是由于政策支持的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ODI)强劲反弹。 中国钢铁市场的结构变化 制造业升级、能源转型以及海外需求导致中国钢铁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扁钢获得更多份额。 中国钢铁厂正努力降低房地产市场带来的风险,而行业政策指导也将强化这一趋势。 挑剔的钢铁冶炼厂 中国BF-BOF资产的平均使用寿命仅为14年左右,而其他地方的使用寿命通常超过40年,这使得中国工厂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报废。同时,目前电弧炉的产能太小,无法生产扁钢。 铜和铝:近期仍有支撑 房地产竣工或至少在2024年第二季度之前保持正增长。 受能源投资、制造业升级和房地产竣工推动下游需求,制造业补货可能会在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 结论 •全球金属生产商和金属需求正在降低中国房地产危机的风险。中国的能源转型、制造业升级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国家ODI推动的强劲出口正在成为金属消费的新驱动力。 •这些新的驱动因素导致了中国钢铁市场的结构变化,扁钢的份额稳步上升。 •需求侧的这种结构性变化,加上中国的供应结构,使铁矿石需求更有弹性。 •中国的房地产竣工和重新进货周期将在短期内继续支撑铝和铜需求。 2023 SMM (第十二届) 金属产业年会 上海有色网(SMM)年会是金属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会议汇聚宏观经济学家、行业及投资界重磅嘉宾、 共同回顾总结2023年全球经济及金属市场状况,并对2024年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 。会议还精心安排了 2024年度有色金属上下游长单谈判集中交流及供需合作洽谈平台 ,产业链上下游同仁将齐聚现场分享一年的经验和收获,为来年的生产经营、操作大计做好铺垫! 这不止是一场会议,更是一场把脉前沿信息、拓展人脉市场、学习领先技术、碰撞思维火花的绝佳机会! 目前年会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扫码查看参会嘉宾名片 (点击页面下方“我要报名”即可参会,稍后会务人员将联系您,详细介绍会议事项~)
LME WEEK现场嘉宾针对“ 2024年哪种金属上涨潜力最大? ”进行了投票,结果如下: ► 55.2% 的人认为是铜 ► 21.8% 的人认为是锡 ► 8% 的人认为是镍 ► 6.9% 的人认为是铅/锌 ► 4.6% 的人认为是铝 花旗银行(Citibank)分析师Max Layton表示,他对铜的近期前景温和看空,但一旦宏观经济增长担忧消退,铜价可能会飙升。伦铜可能在2025年跃升至1.2万至1.5万美元/吨,受能源转型需求飙升的推动,而这种需求不太可能通过扩大矿山产量来满足。 2023 SMM (第十二届) 金属产业年会 上海有色网(SMM)年会是金属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会议汇聚宏观经济学家、行业及投资界重磅嘉宾、 共同回顾总结2023年全球经济及金属市场状况,并对2024年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 。会议还精心安排了 2024年度有色金属上下游长单谈判集中交流及供需合作洽谈平台 ,产业链上下游同仁将齐聚现场分享一年的经验和收获,为来年的生产经营、操作大计做好铺垫! 这不止是一场会议,更是一场把脉前沿信息、拓展人脉市场、学习领先技术、碰撞思维火花的绝佳机会! 目前年会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扫码查看参会嘉宾名片 (点击页面下方“我要报名”即可参会,稍后会务人员将联系您,详细介绍会议事项~)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